教学科研

经管院教师在《Tourism Management》上发表研究成果

来源:经管院通讯员:程南洋摄影: 编辑:尹申申审核:袭开国、高强、徐勇浏览:时间:2024-03-08

字号:【

【南林新闻中心讯】近日,管理学大类顶级期刊《Tourism Management》(管理学大类TOP期刊(4/401),2022年影响因子12.7)发表了题为“Interpreting Chinese concepts of authenticity: A constructivist epistemology”的文章(论文链接: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tourman.2024.104908)。该研究是我校青年教师程德年博士与新西兰林肯大学Joanna Fountain副教授、Christopher Rosin博士和Xiaomeng Lucock博士的共同研究成果。

原真性是旅游研究成果向其他学科领域知识溢出的突出代表。近半世纪以来,旅游学界对于“何为原真性?”的探讨从未停歇,形成了包括客观主义、建构主义、后现代主义和存在主义在内的多元理论视角。然而,这些不断更新的研究视角,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引发了博鱼(中国)的困惑与混乱,未能有效地揭示现实中“原真性”的复杂内涵。那么,原真性与实践生产活动究竟有着怎样的紧密联系?供给侧的利益相关者又是如何解读“原真性”的呢?他们的解读对原真性的研究又带来了哪些深刻的启示?为了深入探究这些问题,程德年在中国苏州进行了长达半年的田野调查。他累计收集了62份访谈数据,涵盖了农民、农贸市场销售员、餐厅经理及服务员、美食特产店老板、旅行社经理和导游、政府人员以及专家等各个主体。

研究发现,“原真性”在传统地方饮食生产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,但同时也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。与直接使用“真”这一西式表述相比,访谈对象更倾向于采用“正宗”、“地道”、“苏式”、“地理标志”和“老字号”等本土化的概念来诠释学术研究中的“原真性”。这些本土化的表达背后,实际上反映了供给侧利益相关者对“地方”和“遗产”的深厚认同。换句话说,“原真性”是利益相关者(主体)、传统饮食(客体)与苏州(环境)三者之间互动的结果。因此,该研究进一步强调了建构主义认识论在探讨中国本土化“原真性”概念中的重要意义。


返回顶部